
PRODUCT CLASSIFICATION
更新時間:2025-11-17
瀏覽次數:101以下是補充后的氣氛管式爐使用注意事項,涵蓋安全、操作細節、設備維護及應急處理等方面,幫助用戶更全面地規避風險:
一、安全規范
氣體安全
氫氣使用:
氫氣易燃易爆,通入前必須用氮氣置換爐內空氣(至少3次),確保氧含量<0.5%。
尾氣需通過燃燒裝置或氫氣報警器監測,避免積聚。
實驗結束后,先關閉氫氣閥門,繼續通氮氣10-15分鐘再停氣。
有毒氣體:如使用CO、H?S等,需在通風櫥內操作,并佩戴防毒面具。
氣體壓力:爐管內壓力不得超過0.08MPa,超壓時立即停止加熱并放氣。
高溫防護
爐溫未降至100℃以下時,嚴禁打開爐門或觸摸爐體,防止燙傷。
使用耐高溫手套(如芳綸材質)和防護面罩操作。
爐門開啟后,避免長時間直視爐內強光,必要時佩戴護目鏡。
電氣安全
設備接地電阻需<4Ω,定期檢查接地線是否松動。
禁止濕手操作控制面板,避免漏電風險。
遇跳閘時,先關閉氣源再合閘,防止復電時氣體未排出引發爆炸。
二、操作細節
樣品與爐管
樣品限制:
避免含揮發性物質(如有機溶劑、水分)的樣品,防止高溫下爆炸或腐蝕爐管。
樣品量不超過爐管容積的1/3,確保氣流均勻。
爐管材質:
石英管:耐溫≤1200℃,驟冷驟熱易裂(如從高溫直接浸入冷水)。
剛玉管:耐溫≤1600℃,但熱震性較差,需緩慢升溫/降溫。
隔熱措施:
使用雙層爐塞(內層陶瓷纖維,外層剛玉)減少熱量散失。
爐管兩端密封圈需定期更換(建議每50次實驗或1年更換一次)。
溫度控制
升溫速率:
室溫→300℃:≤5℃/min
300℃→目標溫度:≤10℃/min
避免局部過熱導致爐管變形或樣品飛濺。
恒溫精度:
目標溫度±5℃內為正常,若波動過大,檢查熱電偶位置或PID參數。
降溫控制:
自然冷卻:適用于低溫段(<500℃),速率約1-2℃/min。
程序降溫:需設置合理速率(≤15℃/min),避免爐管熱應力過大。
氣氛控制
氣體流量:
惰性氣體(N?、Ar):20-100ml/min(根據爐管體積調整)。
還原性氣體(H?、CO):需精確控制流量(如5-20ml/min),避免浪費或危險。
氣路切換:
更換氣體時,先關閉原氣體閥門,用氮氣吹掃管路3-5分鐘,再通入新氣體。
避免不同氣體混合(如H?與O?),防止爆炸。
三、設備維護
日常清潔
實驗結束后,用軟毛刷清理爐膛內氧化物及雜物,避免殘留物影響下次實驗。
爐管內壁可用酒精棉擦拭,但需在冷卻后進行。
定期檢查
熱電偶:每3個月檢查一次位置是否偏移,確保測溫準確。
加熱元件:觀察鉬絲或硅碳棒是否斷裂或氧化,及時更換。
密封圈:檢查是否有裂紋或老化,老化密封圈需立即更換。
長期停用
關閉電源后,用防塵罩覆蓋設備,防止灰塵進入。
剛玉管長期未使用需在300℃烘烤5-6小時,去除吸附水分。
石英管需垂直存放,避免彎曲變形。
返回列表